咨询热线:
+86-(0)21-60932030

学校新闻/学校动态

王刚:跨越技术与管理,一位国企老兵的创业之路

王刚:跨越技术与管理,一位国企老兵的创业之路


Apr.25
2025
18


法国克莱蒙高等商学院博士——王刚同学。他是一位在国企深耕近三十年后,勇敢走出舒适区,与朋友共同创业的资深管理者。


职业生涯

自1993年从西北工业大学铸造专业毕业后,我踏入了职业生涯的征程。我的专业背景为我后续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企磨砺

在陕西省的国营电子企业,我开始了铸造工艺员的工作。这三年中,我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对铸造工艺有了一定的理解。

随着公司干部年轻化的趋势,我有幸走上管理岗位,担任车间副主任。这一转变不仅是对我能力的认可,也为我后续的职业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为了尽快适应新岗位,公司安排我参加了中央党校电子部分校的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

这四个月的学习,让我对企业管理的方式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我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回到单位后,我先后从事技术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等多个岗位,这些经历让我对企业的运营有了全面的了解


2010年,我担任事业部制分厂厂长,全面负责分厂的经营管理工作。

在此期间,我参与了公司与管理培训机构合作的机构改革和管理知识培训,把学到的管理知识用到本部门的日常管理中,不仅梳理了公司的管理流程,还提高了机构的运行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我参加了西安交通大学在职MBA学习,获得了更多的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

2016年,我担任机加中心总监,全面负责公司5个事业部制分厂的运营管理工作。这一岗位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企业的运营和管理。


创业之旅

然而,在2020年初,我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离开工作了27年的国企,与朋友一起创业。

2020年3月我们在四川成立了四川臻城科技有限公司,所在的行业是制造业,专注于黑色金属、有色精密铸造和精密加工行业。

凭借我们专业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我们迅速成为了霍尼韦尔、哈里伯顿、艾默生等全球知名企业的供应商。我们的产品不仅供应给这些公司的中国工厂,还出口到欧美工厂。

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我们公司取得了跨越式的增长。我们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这种坚持也得到了客户的认可,2023年,我们荣获了霍尼韦尔全球供应商质量之星奖。

对于未来,我们有着明确的规划和目标。我们计划在石油完井、民用航空及低空经济方面大力发展,希望能够在这些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成就。

同时,我们也将继续秉持客户至上的原则,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DBA学习之旅从思考到选择

在经营企业的四年间,我管理的三个公司不仅顽强地存活下来,还步入了稳定快速发展的轨道。

随着公司逐渐稳定,我意识到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当前快速变化的国际形势和全球化背景下。

由于我的工作性质,我主要与客户和供应商打交道,这使得我的社交圈子和学习机会相对有限。

然而,随着企业服务对象的日益国际化,我深感自己需要拓展眼界,提升全球视野,以更好地应对未来行业发展的挑战。同时,我也希望通过学习,能够结识更多行业精英,共同探索企业发展的新路径。

在考虑了多种学习途径后,我选择了在职攻读DBA(工商管理博士)。

我认为,DBA不仅能够帮助我系统地学习最新的管理理念和知识,还能够为我提供一个与全球同行交流的平台,拓展我的国际视野。

进入法国克莱蒙高等商学院攻读DBA博士后,我计划参加更多关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分析和最新管理理念的课程。

我相信,这些课程将为我提供更多的启示和灵感,帮助我更好地应对未来企业发展的挑战。

同时,我也期待与更多的同学建立深厚的友谊,共同为企业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职业成长的转折点与创业心得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有一个重大的转折点,那就是从技术岗位迈向管理岗位。没有这次变化,自己可能会成为材料领域的专家而不是出来带领团队创业。

当年从技术人员走上管理岗位,并非因为我当时的技术能力有多么出类拔萃,而是恰逢90年代初国企干部年轻化的浪潮。这一转变不仅重塑了我的职业道路,也为我日后带领团队创业奠定了基础。

技术和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本质特征。技术工作追求的是严谨、准确和细致,它有一套明确的标准和界限,让我们能够清晰地判断对错。

然而,管理工作则截然不同,它没有固定的标准模式,只有适合与不适合。


在国企积累的管理经验,到了民营企业可能会水土不服;大企业成功的管理制度,在小型私企中也未必适用。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管理方法。

现代企业管理不仅需要在实践中摸索管理方法,更需要不断地系统学习现代管理知识和管理理念。

这些知识和理念能够帮助我们在日常管理中形成自己的管理特点,从而更有效地引领企业发展。

回顾我30多年的职业经历,有过许多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

特别是2020年离开国企、进入私企并开始创业的这段经历,让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人一旦在一个环境中待久了,就会适应这个环境,尽管有时会有些许不如意,但总体上还是处于相对舒适的状态。

然而,当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我们往往会感到诸多不适应和困难。我初到成都工作时,花了1年多的时间才逐渐适应新环境。

2022年是我创业过程中最困难的一年,我负责的3家企业全部亏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但正是这段时间的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面对困难时,底线思维和积极乐观的心态至关重要:

① 底线思维教会我在做重大选择时,要预先考虑到最坏的结果。如果这个结果我都能接受,那么比它好点的结果都是成功。

② 永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是我能够坚持下来的重要原因。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忘记过去的荣辱,脚踏实地地向前看,向成功者、同行和同事学习,取长补短,每天进步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