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3日-24日,由上海交通大学秦教授主讲的《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商务与市场营销研究》DBA课程,于法国克莱蒙高等商学院上海分校成功开课。
本次课程紧扣时代脉搏,聚焦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商务挑战与市场营销创新,为在场的DBA同学带来了深刻的思想启迪与实用的战略指导。
秦教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DBA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国际营销之旅。课程内容涵盖了宏观与微观的多个层面,从历史背景、全球化浪潮的特点到具体的营销策略,为我们提供了全面且深刻的理解。
宏观视角:两次全球化浪潮与历史反思
课程从大航海时代开始,回顾了近代全球化的起源与发展。秦教授对比了中国与欧洲在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中的不同路径,指出了中国早期航海的探索性和文化输出目的,与欧洲以商业利益为导向的殖民扩张之间的差异。
随后,他深入分析了两次全球化浪潮的特点,探讨了全球化进程中的贫富差距、金融危机、贸易壁垒、国际投资和经济发展模式等关键议题。
通过分析美国的历史发展,秦教授强调了历史经验对理解当前国际形势的重要性。他指出,美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经历了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转变,导致了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同时,也提醒我们关注美国社会内部日益加剧的贫富差距和潜在的分裂风险。
微观视角:国际营销的四大要素
课程将宏观视角与微观实践相结合,重点探讨了国际营销的四大要素:产品、分销、价格和沟通策略。
产品: 秦教授强调了产品特征对营销策略的影响。他指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存在差异,企业需要根据目标市场的特点进行产品调整,并注重产品的性能属性、文化适应性等。
分销: 秦教授介绍了长渠道和短渠道两种分销策略,并分析了不同产品适用不同策略的原因。秦教授以自身经验为例,分享了犹太人在美国零售业中的强大影响力,以及企业如何应对渠道独占性带来的挑战。
价格: 秦教授以可口可乐为例,说明了产品定价策略的复杂性。他指出,产品定价不仅要考虑成本和市场竞争力,还要考虑技术、制度和历史等因素。
沟通策略: 课程探讨了广告投放、渠道选择、目标群体和传播方式等问题。秦教授分享了燕麦奶的成功案例,说明了精准定位和有效传播的重要性。他还介绍了 F1 赛车赞助等高端广告渠道,以及如何应对文化差异带来的沟通障碍。
实践体验:贸易游戏与案例分析
课程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通过贸易游戏和案例分析,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国际营销的实践过程。
贸易游戏模拟了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中的生产和交换,帮助同学们理解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并思考如何进行有效分工和交易。案例分析则让学员们深入了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具体策略和挑战,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在全球化遭遇逆流、不确定性成为新常态的今天,这门课程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从容应对挑战的智慧与底气。我们不仅学到了产品、分销、价格、沟通的“术”,还领悟到了以历史为镜、以全球为尺的“道”。
更教会我们,要以更宏大的历史观理解当下的商业环境,以更精细的本地化策略开拓海外市场,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文化差异。未来,希望同学们能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以史为鉴,向光而行,在各自的商业实践中,努力成为新时代全球化浪潮中坚定的弄潮儿。